盲人足球

盲人足球起源于西班牙,比赛规则类似于五人制足球,每方上场5人,比赛时间为上下半场各20分钟 ,中场休息10分钟,进入淘汰赛后,如果打平则加时10分钟;再打平则罚点球决定胜负,但守门员不得参与罚球。

残奥会中的盲人足球比赛是专门为视力残疾的运动员设立的项目,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这个项目的发展为热爱足球运动的视力残疾人提供了参与此项运动的便利与可能。

1996年,伴随着国际比赛规则的出炉这项运动成为国际盲人体育联合会官方竞赛项目 。2004年雅典残奥会首次设立五人制(盲人)足球项目,对于五人制(盲人)足球运动是一个里程碑。五人制(盲人)足球比赛是以攻破对方球门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同场攻守对抗项目,每队由五名场上队员和五名替补队员组成,其中包括守门员和替补守门员各一名,除守门员外,其他队员都是视力残疾人。每支球队都有一名引导员在对方球门后以语言协助本队全场进攻。同时教练员与守门员分别是中场与后场的语言引导员。

5人制(盲人)足球是专门为视力残疾的运动员设立的项目。比赛双方各派5名运动员出场,除守门员外4名选手的视力伤残程度应是B1级,即完全丧失视力并无光感;守门员的视力可以是B2级或B3级,也可以是健全运动员。

比赛时,每支队伍由5名场上队员和5名替补球员组成,其中包括守门员和替补守门员各1名。比赛分上下半时,各25分钟,中场休息10分钟。在半决赛或决赛中,如果50分钟未分胜负,则进行10分钟加时赛,仍未决出胜负,则以点球决胜。2016年里约残奥会后,一些比赛规则进行了修订。比赛时间由原来上下半场各25分钟,变更为上下半场各20分钟。球出界或场上出现犯规,计时暂停。

5人制(盲人)足球使用无遮盖场地,长32至42米,宽18至22米,硬质地面。球场的边界是约有1米高的围栏,以便于提高比赛节奏和引导场上队员确定方位。球门高2米、宽3米,守门员区域长5米、宽2米,在距两球门立柱间中点6米和9米处各有一个罚球点。比赛用球直径约20厘米,重约410克,内部装有发声系统。场上除门将外的队员必须配戴中间衬有吸水布料的眼罩和头罩。

2016年里约残奥会后,五人制盲人足球比赛的一些比赛规则进行了修订。最重要的是将球门的尺寸从宽3米、高2米升至曲棍球球门的尺寸(宽3.66米、高2.14米)

特殊规则:

1.队员一场比赛中累计犯规达5次将被罚下,由替补队员代替比赛。2.守门员不能参加罚点球,比赛中离开自己的活动区域将被判犯规。

2.每队有一名引导员在对方半场后三分之一区域处,以语言协助本队进攻,守门员也是本队的防守引导员。

3.比赛中没有越位判罚。

4.一队在半场比赛内犯规次数不超过3次时,被判任意球时可排人墙;犯规4次以上时,由对方在9米线处罚直接任意球,不允许排人墙。

作者: